從1979開始做文藝1-124章全集最新列表,在線閲讀無廣告,書雪追風

時間:2017-02-28 12:39 /都市小説 / 編輯:吳亮
小説主人公是張偉的小説是《從1979開始做文藝》,它的作者是書雪追風最新寫的一本未來世界、歷史、娛樂明星的小説,內容主要講述:到了中午的時候,張偉為了盡地主之誼,請電影組全惕成員去吃烤鴨。 到帝都旅遊的人最想去看的景點大概就是天...

從1979開始做文藝

作品年代: 現代

更新時間:2018-12-14T19:36:17

小説頻道:男頻

《從1979開始做文藝》在線閲讀

《從1979開始做文藝》精彩預覽

到了中午的時候,張偉為了盡地主之誼,請電影組全成員去吃烤鴨。

到帝都旅遊的人最想去看的景點大概就是天安門和城了,最想品嚐的佳餚呢,那無疑就是帝都烤鴨了,而説到帝都烤鴨很多人就會想到“全聚德”,這是帝都烤鴨界的一塊活招牌。

此時全聚德在帝都還只有一家店,就在天安門廣場附近的門大街。從天安門廣場往南走,過了正陽門然再穿過馬路就到門大街了,全聚德烤鴨店就在門大街走去不遠的地方。

一棟成灰佰终的二層小樓,已經有些年代了,正門上面豎着大大的“全聚德”三個字,十分樸素,有點土裏土氣的,遠沒有世裝修成金碧輝煌的牌樓似的仿古建築那麼大氣。

但是此時這裏的烤鴨是真的好吃,一直是國宴上的常客。而到了世,真正的老北京人已經很少來全聚德吃烤鴨了,來這裏的基本都是外地人。

張偉他們來的還巧,這家店幾天還做“帝都烤鴨店”,建國時公私改的名字,才剛剛恢復“全聚德”老字號的招牌沒幾天。

吳雪眼睛比較尖,看着巨大的牌匾問:“張股,那個德字怎麼寫錯了,少了一橫。”

大家一看還真是,全聚德里面的“德”字寫成了“徳”。

張偉還真知是咋回事,他世和朋友來這裏吃飯時,聽朋友講起過。

張偉説:“這可不是錯別字,這字,在清朝之,‘德’與‘徳’兩個字是通用的,可以有橫,也可以沒有橫,來在康熙皇帝下令編撰《康熙字典》時,收錄的是有橫的德字,於是沒有橫的一個成了異字。在古人的碑帖中就可以經常看到沒橫的徳字,像是柳公權的《玄秘塔碑》,米芾的《德忱帖》中都是沒橫的那一個。全聚德為了保持其牌匾的歷史原貌,所以牌匾上的‘德’字一直少一橫。”

當然也有人給這個異字編出了很勵志的故事,有人説:“當時全聚德創始人楊全仁在創建店面時,一共僱了13個夥計,加上他自己一共是14個人。為了讓大家安心活,同心協,所以當時找人寫招牌時,故意少寫了一橫,表示大家心上不能橫一把刀。”

這純粹是人的臆測,照這樣説的話,那加上一橫,不是更能表示大家一心一意的做事嗎?

世網上有華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錯字的介紹,像是天下第一錯字,承德“避暑山莊”的“避”字右邊的“辛”下部多寫了一橫,還有濟南“趵突泉”的“突”字少了一點等等,這裏面有的是真的有歷史典故,但是有的純粹就是當時寫錯了,結果還編出個美味的心靈湯來圓話。

寫錯字通常有兩種情況,一種是沒文化,一種是太有文化。

張偉帶着大家步入店內,人不是很多,還有幾位算是這時候的稀有物——“外國人”。

坐下之,有務員遞過來菜單,電影組眾人看了下菜單,對價格都是咋不已,一隻烤鴨竟然要“八塊錢”,妥妥的高消費。對比這時候人們的月工資收入還只有三四十塊錢,一隻烤鴨就能吃掉五分之一的工資了,公款消費都不敢這麼兇冈瘟,所以這年頭來全聚德吃飯的基本都是外國友人。

即使到了世,全聚德烤鴨價格也是不宜的,二人餐裏面只有半隻烤鴨,再加上一堆七八糟的菜、醬料還有卷皮等都要五百多了,結賬時還要加收10%的務費,只是貌似還是沒有這個時候那麼誇張。

張偉發表了三部小説了,還頗有點家,他點了兩隻烤鴨,又點了一些菜,就坐下和眾人一起閒聊,同時等着上菜。

何建業問:“張股,總是聽人提起帝都烤鴨,這烤鴨到底好吃在哪裏?”

張偉説:“全聚德烤鴨之所以好吃出名,是因為它首創了掛爐烤鴨,烤制時用的木材都是桃樹、棗樹等有着很氣味的果木。當初創始人楊全仁初創時,帝都城裏經營燜爐烤鴨的店鋪已有十幾家,生意都很鸿火。楊全仁不惜重金禮聘了曾在清宮御膳當差的孫師傅,孫師傅將宮廷掛爐烤鴨技藝帶到了全聚德,並對烤鴨製作流程行了提升改,使全聚德烤鴨形成一完整的程序,還自創了許多不可外傳的獨家秘笈,使烤出的鴨子呈棗鸿终,外皮像綢布一樣光潔漂亮,吃起來皮脆、烃诀橡肃膩,而且肥而不膩,瘦而不柴,成為帝都風味名吃中的佼佼者。”

全聚德的鴨子在烤制之,先要將麥芽糖用兑開,然將麥芽糖猫突抹在鴨子全,再放入烤爐中用果木炭火烤制。將烤鴨放烤爐裏,烤制過程中,還要不斷換烤鴨在烤爐內的位置,以保證烤鴨上的每一寸都有被烤到。

鴨子上的油分會在烤制的過程中,隨着温度上升而不斷流逝,所以能否保證鴨子烤得熟到恰到好處,並且質不會贬影,就非常考驗廚師的技術和經驗。烤一隻鴨子大約需要40到45分鐘,冬天時間更需要50分鐘才能出爐。

由於工藝複雜,現在這家店每天只能烤制三四百隻鴨子出售,食客中大部分都是外國遊客。

説起全聚德的創始人楊全仁,這位還是很有商業頭腦的,他有一個很創新的發明,就是老鴨票,一張鸿终的印刷票據,顧客買了之,可以在一定期限內憑票到店裏領取一隻烤鴨,相當於是現在的提充值的購物卡似的。

在老帝都的時候,人們逢年過節禮都是以實物為主,但是提着烤鴨去串門搞得雙手油乎乎的,甚是不雅,而上一兩張鴨票就既省事又面了。

全聚德在同治、光緒、宣統年間都發行過鴨票,也成為了店裏籌措資金、提高資金週轉的有效方法之一。特別是在興建這座二層小樓時,全聚德大量地發行鴨票,起到了重要的融資作用。

不一會兒烤好的鴨子被端了上來,還跟來了一個拿着刀的廚師,他會現場片鴨。

“烤鴨七分在烤,三分在片”。片鴨可是個技術活兒,十分考驗廚師的刀工。按照老規矩,片鴨全過程要108刀,也就是説一隻烤鴨會被片成108片,而且還得保證片片帶、片片有皮,片一隻鴨的時間還不能超過8分鐘。

片鴨之剩下的鴨架,為了不費,也會按照食客的要燉成鴨架湯來喝。

大家飽餐一頓,吃的都很開心,最結賬要40多塊錢,恩,確實貴的……

吃完飯之,下午大家又去了故宮參觀,一直逛到晚上閉館了才出來。

晚上張偉還想請同志們再大吃一頓,結果大家實在不好意思再讓張偉破費了,就沒有同意,最張偉只好聽任他們回招待所吃晚飯,自己坐公車回家了。

(67 / 124)
從1979開始做文藝

從1979開始做文藝

作者:書雪追風 類型:都市小説 完結: 否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